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李瑞云教授团队联合上海大学、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等单位,在国际权威期刊《自然·城市》(Nature Cities)发表重要研究成果。研究基于2006-2023年江苏省16,775例恙虫病确诊病例,综合人类活动强度、城市化率、人口老龄化结构与气候因素等多维度影响因素,采用精细化时空数据驱动的多变量建模方法,首次系统阐明了温带地区城市化进程对恙虫病传播风险的调控机制。
主要研究发现包括:(1)空间扩张特征:2014年后恙虫病发病率显著上升,流行区域呈现由农村向郊区乃至城市逐步蔓延的传播模式;(2)城市化驱动效应:城市化水平与人类活动强度均显著提升恙虫病城市病例占比,表明城市扩张通过改变微生态环境创造螨-鼠-人跨宿主传播链,进而提升了城市地区的恙虫病流行风险;(3)气候变化驱动效应:年平均气温升高和降水天数增加显著提升了城市地区恙虫病的发生风险,表明气候因素在恙虫病传播中的作用不可忽视;(4)老龄化缓释作用:人口老龄化对恙虫病向城市扩张具有“缓释效应”,推测与年长群体户外活动频次降低、暴露机会减少密切相关。
图1. 2006-2023年江苏省恙虫病的时空动态变化
图2. 城市化与人类活动强度对城市地区恙虫病比例与发生风险的影响评估
相关研究结果提示,在快速城市化与气候变化的双重驱动下,恙虫病等媒介传播疾病的时空流行格局正在发生结构性转变。传统以农村为重点的防控策略亟需进行战略性调整,建立覆盖城市边缘过渡带的动态监测网络。研究团队强调,这一转变对公共卫生体系提出新要求,需同步推进针对城市居民的暴露风险教育、临床医师的早期识别能力培训,逐步完善多部门协同的城市病媒传染病综合防控体系。
本研究由我校公共卫生学院李瑞云教授担任通讯作者,博士研究生楼哲为第一作者。该研究得到了江苏省特聘教授计划、南京医科大学高层次引进人才科研启动基金的联合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