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2020MPHCBL02
南京医科大学
公共卫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
公共卫生案例分析
麻疹疫苗接种后异常反应的调查诊断与处置
撰写者 | 梁亚琼,徐鹭,陈敏,马谧,孙金宁,唐少文 |
案例来源 | 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审查者 | 公共卫生教学研究中心 |
关键词 | 麻疹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疑似预防接种异常调查诊断;因果推断;医疗事故 |
启用日期 | 2019年9月 |
注意:所有资料版权归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所有,不得翻印,违者必究。
一、案例简介
某足月顺产的小女孩,于2017年2月10日上午在某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1剂次麻疹减毒活疫苗,接种后留观30分钟无异常后离开。但于2017年2月15日出现呕吐5~6次/日,2月16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医院就诊予“希刻劳”口服治疗后体温仍不能降至正常。此后出现一过性皮疹、嗜睡、双下肢无力等症状,并辗转多家儿童专科医院治疗。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根据《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要求,对该患儿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开展了调查诊断和处置,先后召开三次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会。该患儿接种麻疹疫苗后所患疾病的临床诊断为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无法排除与本次预防接种有关,并参照国家《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该患儿临床损害程度为二级丁等。
二、教学目标
以某患儿接种1剂次麻疹减毒活疫苗后出现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为主要案例背景,学习如何调查和核实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情况,分析其发生原因和开展因果推断,并熟悉具体的调查诊断的流程、调查报告撰写等内容,以及进一步处置原则。
三、案例涉及知识点
1.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报告、分类。
2.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现场调查内容。
3.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的步骤。
4.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因果推断。
5.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调查报告撰写。
6.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处置原则。
7.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补偿机制。
四、案例涉及学科
1. 流行病学
2. 疫苗免疫学/传染病学
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
4. 卫生法规与监督学
5. 医疗事故
五、案例特色
1. 预防接种是当今公共卫生领域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保障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手段,但同时也会带来一些不良反应。该起事件可能为预防接种导致的极罕见不良反应,同时患儿可能合并感染,且临床诊断可能与代谢性脑病相关,因此调查诊断极其复杂。
2. 疫苗接种后发生的神经系统脑病极为罕见,尤其本病例临床症状较多,同时可能合并感染和代谢性脑病,加之患儿家长不配合本地临床治疗,辗转外地治疗,导致资料证据搜集困难,患儿病情恢复缓慢,进一步加大调查诊断的难度。
3. 该起麻疹疫苗接种后异常反应在经过细致分析、缜密的因果推断,最终获得严谨的调查诊断与处置,主要得力于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既往处置经验和技术水平。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事件的良好处理,可以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