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2019MPHCBL03
南京医科大学
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
公共卫生案例分析
(教师手册)
阪崎肠杆菌致食源性疾病的暴发调查
撰写者 | 郭宝福,李小成,金迪,王艳莉,耿珊珊 |
案例来源 | 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审查者 | 公共卫生教学研究中心 |
关键词 | 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暴发;食品安全事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调查;学校卫生 |
启用日期 | 2019年9月 |
注意:所有资料版权归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所有,不得翻印,违者必究。
一、案例简介
2016年10月24日20:00始,南京市某高级中学陆续有100多人出现急性胃肠炎症状,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症状,部分患者有恶心,少数出现呕吐,无发热;腹泻最多者为6次/天,腹泻性状为糊状或稀水样便;病例症状普遍较轻,无重症病例。该中学共有3个年级39个班1656名学生,教职工223人。因校内食堂进行改造升级,在此之前(10月25日),学生早餐为学校在校内食堂制作,午餐、晚餐均由某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供餐,供餐公司烹制后分餐装盒配送至学校食堂分发,每天午餐和晚餐供餐各约1100份。疾控中心经过详细的人群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卫生学调查、样本采集和实验室检测,最终确定此次事件是一起由进食阪崎肠杆菌污染的盒饭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
二、教学目标
本案例以一起由进食阪崎肠杆菌污染的盒饭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为背景,贯通细菌性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暴发)流行病学调查的全过程,不仅使学生能全面掌握食源性疾病暴发报告处置流程、病例定义制定、病例搜索、个案调查、调查表设计、流行病学曲线绘制、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现场卫生学调查、资料统计分析、样本采集及实验室检测等具体内容,还培养学生流行病学调查的宏观思路,掌握在实际工作中应对此类突发事件的方法。
三、案例涉及知识点
1. 食源性疾病暴发(食物中毒)的分类及主要流行病学特点;
2. 食源性疾病暴发(食物中毒)报告处置流程;
3. 食源性疾病暴发(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和内容;
4. 分析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设计;
5. 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统计分析;
6. 食源性疾病暴发(食物中毒)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的撰写。
四、案例涉及学科
1.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2. 流行病学
3. 卫生统计学
4. 学校卫生
5.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
6. 环境卫生学
7. 卫生法规与监督学
五、案例特色
1. 培养宏观思维。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最常见的食物中毒类型,其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是公共卫生学生实践必须掌握的内容。本案例通过实际调查处置的一起由进食阪崎肠杆菌污染的盒饭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事件,完整呈现流行病学调查全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流行病学调查的宏观思维。
2. 提升实践操作技能。本案例流行病学调查过程完整,几乎涵盖了食源性疾病暴发流行病学调查的所有环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将课本知识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
3. 激发学习兴趣。本案例发生在学校,与食用盒饭相关,贴近学生生活,易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 培养多角度思维能力。当前实践表明,许多细菌性食物中毒临床表现并不典型,流行病学调查难度增加,本案例致病因子为非常见、非典型的致病菌,可以培养学生打破固定思维,从多角度考虑问题的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