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2019MPHCBL02
南京医科大学
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
公共卫生案例分析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置
—以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为例
撰写者 | 杜桂珍,夏彦恺,陆春城,徐菠,韩秀梅,曹松玉,朱睿 |
案例来源 | 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
审查者 | 公共卫生教学研究中心 |
关键词 | 危险化学品;交通事故灾难;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卫生应急;污染物监测 |
启用日期 | 2019年9月 |
注意:所有资料版权归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所有,不得翻印,违者必究。
一、案例简介
某夏日中午,高速上发生一起危化品罐车侧翻事故,侧翻罐车爆炸燃烧,罐内装载的危险化学品(危化品)甲醇外泄,事发现场空气中产生刺激性气味。事故造成多车追尾,十多人伤亡。事故发生后,市政府迅速启动事故应急预案。首先由消防抢险组进行灭火和救援,环境监测组随即在事故现场开展环境监测、布点采样、数据采集、隔离区设置等。同时医疗救护组对现场中毒病人进行检伤分类,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洗消人员同时对伤者进行应急洗消。泄露的甲醇流入道路边河流和土壤,给河道沿岸的居民用水带来威胁,环境监测组随即对水体和土壤进行应急采样和跟踪监测,确定污染范围和损害程度。经过连续监测后,根据监测数据判定事故危害解除,宣布应急响应结束。
二、教学目标
本案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危化品泄漏事故的卫生应急原则、应急处置基本流程、必备的个人防护和监测操作技能,掌握危化品对环境污染的损害评估、监测及恢复方法。在案例讨论过程中,要求学生掌握个人防护装备穿戴知识;要求学生根据典型危化品的危害特点,制定相应的应急方案;要求学生熟悉空气、水、土壤的环境应急监测的采样要点、监测器材、操作方法等;要求学生撰写应急监测报告。通过本案例的学习、讨论和演练,在实践中提升学生面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的卫生应急知识技能储备及应急处置能力。
三、案例涉及知识点
1. 突发危化品交通运输泄露事故的应急响应程序;
2. 危化品应急救援的个体防护措施;
3. 代表性危化品甲醇的危害特点;
4. 甲醇中毒病人的现场检伤分类、急救措施;
5. 事故现场空气、水体样本中危化品含量的应急检测方法;
6. 事发地空气、水、土壤等环境介质中危化品的跟踪监测流程;
7. 应急监测报告要点。
四、案例涉及学科
1. 卫生应急
2. 公共卫生实践技能
3. 卫生毒理学
4. 环境监测
5. 环境卫生学
五、案例特色
1. 案例按故事发展顺序,利用文字、图像、视频、讨论和实际操作相结合,层层递进,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思维训练现场。学生边学边做,体验故事情景,增强学习的乐趣。
2. 采用开放式教学,注重引导学生对交叉领域的学习,实现知识拓展与互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注重学科交叉与融合、培养学生实践技能与综合能力。
3. 本案例教学实现了知识、技能和能力的融合,培养学生提升公共卫生基本技能、应急反应能力。通过实践,提高学生应对突发事故的应急思维能力,能及时有效控制和妥善处置事故现场,解决基层卫生应急处置人员能力不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