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系依托现代毒理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殖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环境与人类健康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已建立了“生殖毒理”、“环境毒理与化学致癌”、“生殖发育毒理”、“内分泌毒理学”和“神经毒理”五个研究室。近五年,先后承担国家科技部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和省级研究项目60余项,总经费达2000余万元;发表SCI论文在基础25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中华医学科技奖等国家级及省部级成果奖10余项。多次承办毒理学方面的国际性和全国性学术会议,与国内外多所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一、生殖毒理研究室(负责人:夏彦恺)
主要研究方向为生殖内分泌毒理学。每年招收卫生毒理学或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公共卫生(MPH)研究生。主要开展代表性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DCs)的生殖毒理和生殖生物标志研究,从整体、细胞和分子水平揭示代表性EDCs致生殖内分泌障碍和机体损伤/防御交互作用的机制;建立、完善并发展快速、灵敏的代表性EDCs生物学活性甄别筛选的方法与评价体系;不育不孕的环境与遗传危险因素及其交互作用研究和避孕疫苗研究和开发。
二、环境毒理与化学致癌研究室(负责人:刘起展)
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职业因素致癌过程中分子机制及生物标志;环境/职业危害因素所致机体损伤机制及防制措施。每年招收卫生毒理学或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公共卫生(MPH)研究生。主要开展环境污染物所致机体和细胞损害的分子机制及风险评估研究,特别对环境砷暴露、吸烟和重金属所致机体损害、肿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糖尿病及骨损害等慢性病方面开展系统深入地研究。
三、生殖发育毒理研究室(负责人:顾爱华)
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化学物的健康效应。每年招收卫生毒理学或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公共卫生(MPH)研究生。主要开展解析环境-遗传等危险因素对生殖与发育的危害和机制,并寻找关键的生物标志物;构建环境风险评估体系,关注生命早期暴露对生殖、发育、脂质代谢和心血管系统的近期和远期危害效应;关注高通量化学品毒性筛查体系的开发、和毒理学替代实验评价体系的推广;关注单一化学物或多种化学物混合暴露,对机体的健康危害和机制。
四、内分泌毒理研究室(负责人:吴笛、吴炜)
研究方向为内分泌毒理学。每年招收卫生毒理学或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硕士研究生、公共卫生(MPH)研究生。主要开展环境因素与生殖和发育异常人群关联及相关分子机制研究,特别对大气污染、微塑料、吸烟等与生殖和发育异常;低浓度、短时期邻苯二甲酸酯(PAEs)出生暴露对女性下丘脑神经递质的干扰作用及其所致青春期紊乱的研究;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在胚胎期通过与机体内分泌系统的交互作用影响下丘脑-垂体-性腺的正常发育及其所致成年后不孕不育的机制及防治研究。
五、神经毒理研究室(负责人:王军、孙明宽)
主要研究方向为神经毒理学。每年招收卫生毒理学或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硕士研究生、公共卫生(MPH)研究生。主要开展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双酚系化学物)中枢及外周糖脂代谢紊乱及其毒性机制研究;毒物甲基苯丙胺引起神经退行性疾病样改变及脑衰老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肠-脑神经递质及其代谢通路、外源化学物高通量检测平台构建及检测等应用性研究。